歡迎訪問豐天鼎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!
處暑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,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陽黃經達150°;于每年公歷8月22-24日交節。時至處暑,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。
處暑后,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、太陽輻射減弱,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,暑意漸消。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,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。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,如吃鴨子、放河燈、開漁節、煎藥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處暑,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。南方地區,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遭遇高溫天,這就是名副其實的“秋老虎”。處暑時節,白天氣溫雖然仍會很高,但早晚溫度低,溫差較大,人們應預防感冒。中醫把一年分為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五個季節。長夏位于夏末秋初,涵蓋了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四個節氣,氣候特征是濕熱蒸騰,濕熱天氣多。
處暑后,人體出汗明顯減少,水鹽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,進入生理休整階段,機體于是出現疲憊感,產生“秋乏”。化解“秋乏”,要保證充足睡眠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;飲食清淡,宜多吃西紅柿、茄子、馬鈴薯、葡萄和梨等食物。
處暑之后,秋意漸濃,正是暢游郊野、迎秋賞景、登高望遠的好時節。秋季運動可選擇快走、登山、打球等,對于老年人來說,運動要以“不累”為標準。運動時間最好選在早晚,中午由于室外天氣仍然炎熱,要避免戶外活動。
2025-03-26
第十九屆成都國際水展2025-03-11
2025第27屆山東國際水展2025-02-14
加快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 推進節水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-02-06
2025年長江經濟帶水域經濟博覽會2025-01-16
2025深圳國際物聯網展覽會2025-01-09
水利部: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以來,受水區城市供水保障率得到大幅提升